- 最后登录
- 2018-5-31
- 注册时间
- 2009-10-19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1003
- 纳金币
- 11094
- 精华
- 0
|
资料图片:三维地震成像
中国大洋21航次科考队员满载大量珍贵洋中脊物质、水体和生物样品结束第六航段任务,停靠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路易斯港。
据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彪博士介绍,该航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开展“三维地震成像”调查(类似医学界常用的CT检查),探索洋中脊深部地壳/上地幔结构,寻找地壳内的岩浆房或熔融体,为热液硫化物矿区前景评估和后续发现提供重要观测依据。
“整个过程很顺利,我们成功采集到了有关中脊结构的‘海量’地震数据,开创了我国在大洋中脊开展海底地震探测的先河,填补了国际上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底地震探测的空白。”
据悉,西南印度洋中脊是世界上最慢速扩张的洋中脊,也是调查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只有我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在该区域进行过科学考察。本航段利用40台海底地震仪和4台大容量气枪阵列开展的三维地震成像调查,是我国首次在大洋考察中进行的海底地震成像调查,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此类调查,将揭示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深部结构和热液活动形成源头的奥秘,具有极大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本次调查由中国科学家主持,中法科学家合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学,中科院南海所等国内多家科研单位齐心协作,经过航次前一年多的充分准备,科考队员经过36天连续作战,成功完成三维地震成像调查。
|
|